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研究.docx
- 注意事项:
本文档如无特殊说明,请使用Office或WPS软件打开,文档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 版权声明: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上传用户所有,搜文库仅提供文档存储空间。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kefu@souwenku.com,我们尽快处理。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陶瓷 产品出口 现状 趋势 研究
- 文本预览: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现状及 发展趋势研究 学院 商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宋维鹏 学号: 职称: 160803107427 詹晓东 副教授 中国·珠海 二○二〇年四月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我所呈交的毕业论文《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列出其参考文献,论文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 承诺人签名:宋维鹏 日期:2020年5月1日 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陶瓷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发明出了陶瓷,并将其投入日常生活中来使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陶瓷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已是陶瓷的生产、消费大国。而广东省正是我国建筑陶瓷、卫浴陶瓷集产品质量以及完整产业链之大成者,因此广东省的陶瓷产品是最能代表我国目前的陶瓷产品水平的。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其在国际上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广东陶瓷产业发展 趋势良好,但是其所生产出的陶瓷产品的附加价值却并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在国际市场销售价格较低。企业销售产品的手段往往是通过低价来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对广东省陶瓷的出口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出其目前发展所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找出解决方法。结合广东省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如何让广东省陶瓷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力求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为广东省陶瓷产品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可以给予国内陶瓷企业一些实践的启发,改善缺点,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广东陶瓷;出口贸易;现状与前景 Research on the expor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eramic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bstract Ceramics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in China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early as 5000 years ago, the Chinese invented ceramics and put them into daily lif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ceramic industry has also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t present, China has become a large country of ceramic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great producer of China's building ceramics, sanitary ware ceramics product quality and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Therefore, the ceramic produc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current ceramic product level. As the largest ceramic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Guangdong Provinc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uangdong ceramic industry is good,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eramic products it produces is not high. The products are mainly of middle and low grades, and the sales pr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low. Enterprises often sell products by means of low price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export data of Guangdong ceramics, analyze and find out some problems that may exist in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of ceramic produ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give some practical inspiration to domestic ceramic enterprises, improve their shortcomings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Guangdong Ceramics; Export Trad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目录 一、绪论 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二)本文主要观点 2 二、相关概念 2 (一)陶瓷产品的涵义和分类 2 1.陶瓷产品的涵义 2 2.陶瓷的分类 3 三、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情况现状 3 四、存在的问题 7 (一)创新意识薄弱 8 (二)品牌意识缺失,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8 (三)缺乏熟悉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 9 (四)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绿色贸易壁垒制约 10 (五)产品附加价值低,深受反倾销制裁 11 (六)小型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12 (七)陶瓷产品西方化 12 五、对策 13 (一)培养与增强企业主体创新意识 14 (二)加快培养和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14 (三)注重环境保护,开展清洁生产 15 (四)培育广东省陶瓷产业集群品牌 16 (五)优化产品结构 16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陶瓷的八大产区分别分布在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广东潮州、广东佛山、湖南醴陵、山东淄博、河北唐山以及江苏宜兴。其中两个产区都在广东省,这使得广东省的陶瓷文化非常浓重,佛山市是中国最大的建筑和卫生陶瓷的生产基地,它被誉为“中国陶瓷名都”。而潮州则是中国最著名的工艺陶瓷生产与出口基地,其中枫溪镇是全市陶瓷产业最密集的地区,约有近3000多家。受到潮州与佛山两座“瓷都”的影响,广东省其他地区的陶瓷产业也飞速发展,因此广东省已经发展成为陶瓷产业体系完善,产品质量过硬并且拥有完备陶瓷产业链的区域。 但是广东陶瓷产业所生产出的陶瓷产品的附加价值却并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在国际市场销售价格较低,企业销售产品的手段往往是通过低价来提高竞争力。这一现象也直接导致广东省的陶瓷产业虽然拥有高额的出口量,但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同时还伴随着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匮乏的问题,这也一直在困扰着众多陶瓷企业。 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我们的陶瓷产业所需要特别关注且尽快落实的重点。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准确且客观地分析目前广东省陶瓷产业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寻找发展中所出现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对策,这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陶瓷产品更加深入的打进国际市场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我国陶瓷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金额(亿美元) 进口金额 2018年 215.65 12.22 2017年 193.14 10.23 2016年 182.68 7.9 2015年 260.29 7.04 2014年 219.79 7.78 2013年 191.63 6.89 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2013年 617983 8559 2014年 767244 10456 2015年 874154 9088 2016年 714414 11456 2017年 842791 12460 2018年 864543 17173 (二)本文主要观点 本文所主要研究的是广东省陶瓷产品的出口现状、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目的是在充分了解陶瓷产品的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编选与分析,找出问题,并根据目前国际形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陶瓷产品用途广泛,从生活中所常见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再到富含高新技术的特种陶瓷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陶瓷产品市场情况良好。 虽然广东省是全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但广东省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不强,稳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本文的主要分析了广东省陶瓷产业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二、相关概念 (一)陶瓷产品的涵义和分类 1.陶瓷产品的涵义 陶瓷,通俗的来说是陶器、瓷器与炻器的总称,陶器指的是使用陶土烧制出的器具,瓷器指的是使用此土烧制出的器具,炻器则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两种性质之间的一种器具。因此在狭义上,我们可以将陶瓷理解成是所有使用陶土或瓷土两种粘土作为制作原材料,再通过适当配比天然矿物材料、粉碎、成型、烧制、干燥、后期加工等一些列工艺流程所制造出的器物的合称。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原始的陶瓷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广义上我们还将通过使用陶土与瓷土两种粘土之外的材料,按照制作陶瓷的制作工艺以及生产方法所制造出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以及相关制品,我们也将其称为陶瓷。广东省在陶瓷生产制造以及出口领域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 2.陶瓷的分类 陶瓷制品的种类繁多,它们普遍地被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种角落,比较常见的比如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碗碟、花瓶、洗手池、瓷砖等等,而较为高级的则被运用于航空、军事、汽车制造等领域。陶瓷制品之间的原料组成结构、化学成分、配料比例、还有烧制制造时使用的技艺方法等方面,往往都非常复杂,同时它们之间也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和标准,所以需要人为的将其归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目前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归纳方法。不过通常国际上认可的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将陶瓷制品进行分类:按陶瓷的用途分类与按陶瓷的材料分类。 按照陶瓷的材料分类,可以将陶瓷制品分为粗陶,细陶,炻器,半瓷器与瓷器。 如果按照陶瓷的用途分类,则可以将陶瓷制品分为日用陶瓷、艺术(工艺)陶瓷以及工业陶瓷三大类,其中工业陶瓷有包括建筑卫生陶瓷、化工(化学)陶瓷、电磁和特种陶瓷。其中日用陶瓷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碗碟盘等餐具、茶具、烟灰缸、坛、盆等等;艺术陶瓷又称工艺陶瓷,其包括花瓶、雕塑工艺品、观赏性的器皿、装饰陈列品等。 在海关统计中,日用陶瓷的海关商品编号前四位数分别由6911、6912、6913以及6914组成。建筑陶瓷的海关商品编号前四位数分别由6907与6908组成;卫生陶瓷的海关商品编号前四位数为6910。 三、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情况现状 广东省陶瓷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浓重,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产品产区,其陶瓷产品出口额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是极其庞大的。 根据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广东省累计出口陶瓷产品617983万美元,进口额达8559万美元。2014年出口额为767244万美元,进口额为10456万美元。2015年出口额为874154万美元,出口额上升趋势有所减缓,进口额为9088万美元。2016年出口额为714414万美元,相交之前出口额有了明显的退步,进口额为11456万美元。2017年进口额为842791万美元,从去年的负增长转变为积极的增长趋势,进口额为12460万美元。2018年出口额为864543万美元,出口额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增长多少,进口额为17173万美元。 2013年至2018年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额及进口额 单位:万美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出口额增长率 2013年 617983 8559 2014年 767244 10456 0.2415 2015年 874154 9088 0.1393 2016年 714414 11456 -0.1827 2017年 842791 12460 0.1797 2018年 864543 17173 0.0258 同时,根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数据庞大,其中广东省所占比例十分庞大。2013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达191.63亿美元,广东省出口额为617983万美元,所占约比例为32.25%;2014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达219.79亿美元,广东省出口额为767244万美元,所占比例为34.91%;2015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达260.29亿美元,广东省出口额为874154万美元,所占比例为33.58%;2016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达182.68亿美元,广东省出口额为714414万美元,广东省出口额约占39.11%;2017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达193.14亿美元,广东省出口额为842791万美元,约占43.64%;2018年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达215.65亿美元,广东省出口额为864543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0.1%。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额基本占全国的30%-45%,如此庞大的占比也奠定了广东省在我国陶瓷出口方面的龙头地位。 2013年至2018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额及进口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出口金额 进口金额 2018年 215.65 12.22 2017年 193.14 10.23 2016年 182.68 7.9 2015年 260.29 7.04 2014年 219.79 7.78 2013年 191.63 6.89 总体来说广东陶瓷出口情况呈波动型增长,2013年到2014年增长情况喜人,高达24.15%,紧接着2015年增长趋势开始放缓,到了2016年广东省出口额大幅度减少,相较往年甚至缩减了18.27%。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2017年,出口额增长率重新回暖,达到了27.97%,但是好景不长,2019年的出口额和2018年相比并没有相差太多,增长率大幅缩减,只有2.58%。整体来说广东省除2016年外其他时间段出口额基本在增长,进口额持续增长,但是相较于出口额来说,占比非常小,变化不大。 但是根据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这说明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的确在发展,但是又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如果这种情况不能马上发现这些问题平将其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广东省陶瓷产业的出口额可能会大幅降低。 以佛山市为例,佛山市从2019年7月至12月累计出口陶瓷产品共计4277601.7吨,出口额共154202.6万美元,其中家用陶瓷出口量为125889.3吨,建筑陶瓷4117894.7吨,装饰用陶瓷6423.5吨。 2019年7月-12月佛山市各类陶瓷出口量 单位:吨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家用陶瓷 26013.8 34569.6 19325.4 13933 19320.8 12726.7 建筑陶瓷 765747.1 722310.3 646990.8 639160.2 652465.8 691220.5 装饰用陶瓷 1572.4 1228.8 757.6 737 1419.1 708.6 陶瓷产品总出口量 798287.5 762186.3 671661.7 658003.8 678040.2 709422.2 2019年7月-12月佛山市各类陶瓷出口额 单位:万美元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家用陶瓷 7296.6 9344.6 4486.1 3343.2 4973.5 3202.3 建筑陶瓷 21267.6 23599.8 19992.8 19499.2 14648.6 15597.7 装饰用陶瓷 901 600.5 303.2 329.4 660.8 296.9 陶瓷产品总出口额 30196.1 34170.6 25331.3 23727.9 20998.5 19778.2 除佛山、潮州等传统陶瓷生产制造城市意外,在广东省中还有许多新兴的陶瓷生产城市,如广州、深圳等。以广州市2019年下半年为例,从2019年7月-12月陶瓷产品出口情况如下: 2019年7月-12月广州市各类陶瓷出口量 单位:吨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家用陶瓷 26631.9 5911.6 2795.2 6357.1 8582.6 30086 建筑陶瓷 64567.4 24188.2 21960.9 25017.4 25586.5 32054.1 装饰用陶瓷 1456.1 422.1 53.3 457.9 815.2 4541.7 陶瓷产品总出口量 94173.6 325812.3 25000.4 32424.3 35955.5 68918.9 2019年7月-12月广州市各类陶瓷出口额 单位:万美元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家用陶瓷 7425.6 1365.7 410.8 1593.6 2092.6 19151.4 建筑陶瓷 6869.7 1162.7 449.6 1952.8 1085.7 1733.4 装饰用陶瓷 760 198.7 14 211.7 370.3 4141.7 陶瓷产品总出口额 15523.7 2938.5 896 3919.2 3762.1 26421.2 陶瓷在出口是涉及到的季度规律比较复杂,同时还和进口国的人文、气候、装修条件有关,从图表中我们也不难看出2019年陶瓷产品的出口额和出口量都有大体递减的趋势,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其中的原因,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呈现出这种趋势是肯定与其产品以及经营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对于日用陶瓷产品的定义大多数还局限于餐具、茶具等常见的生活用品,而国外所使用的日用陶瓷产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碗、盘、碟等普通的形式,而是被当做了一种联同实用性以及观赏性的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艺术品来使用。在国外的市场中,日用陶瓷产品并不是单独进行展示销售的,而是与家具、装饰品一起出售。日用陶瓷的概念从厨房、餐桌一直延伸到了卧室、卫生间。这也和我们的惯性思维有关,因此广东省的陶瓷产业虽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其创新能力还与国际知名陶瓷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国际知名的陶瓷企业往往都是非常注重产品技术创新的,他们往往是先有设计理念,然后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因此这样企业所制造出的产品的理念通常都非常前卫,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由于陶瓷生产出口这一行业的准入门槛并不是很高,再加上生产陶瓷产品所使用的工艺和技术等要素也都大同小异,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许多设计能力低下,创新能力差的企业可以直接通过对时下热销的产品进行抄袭,直接剽窃别人的设计以及理念,从而使自己获利。这一不良风气在广东省陶瓷业内已是屡见不鲜。在抄袭、模仿的过程中,广东省的陶瓷生产企业已经渐渐忘记了如何创新,产品设计开发这一方面的缺陷,已经严重阻碍了陶瓷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也使得陶瓷产品难以再次以独特的设计而占据竞争市场。 创意这一要素是构成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它对于像陶瓷一样,结构简单、技术能力要求不高的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在广东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大多数陶瓷企业在创新这一点上已是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知名陶瓷企业。 (二)品牌意识缺失,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广东省缺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陶瓷品牌和企业,其品牌意识以及品牌战略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到目前为止广东省还没有特别驰名海外的陶瓷企业。 能够成功将产品销售的因素众多,而品牌是企业能够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品牌的本质是一种营销工具,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产品销量提升。 广东省陶瓷企业的一大特征就是“大而不强”,销量大的企业随处可见,然而能够做精做细且保持非常高的销量的企业却极少。然而这与国外陶瓷企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它们进军国内市场并且占据国际市场的主要策略是通过设计优良的品牌。比如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都是通过知名品牌从而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比如德国的汉斯格雅Hans Grohe、高斯Coso;意大利的德拉•康卡DELCONCAS和西班牙的波尔嘉BORJA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然而作为陶瓷大国的我们却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品牌 品牌的建设会对市场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广东省的众多陶瓷企业也应当学习国外优秀企业的做法,加大品牌建设实施力度,用心做好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在国际市场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三)缺乏熟悉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 在当前环境下,广东省陶瓷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某个企业想要从众多的大同小异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该企业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是独特的造型,或是独特的功能。而这些制造陶瓷产品所需要的创意、设计、理念、制造技艺,以及能够把握市场、运作企业都是依赖于各方面的人才的。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那么它将无法走远,从而也就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资本。然而广东省的陶瓷企业却恰恰出现了人才缺失的问题。 广东省陶瓷企业所缺乏的人才主要是两个方面:具备有专业知识技术的“工人”和熟悉国际贸易和营销的“销售者”。 广东省的陶瓷行业缺乏在业内的高精尖人才,同时省内能够系统地教授陶瓷相关知识的 专业教育机构也是少之又少,人才大多都是从国内或海外引进的。随着陶瓷产业的扩大,各个陶瓷企业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广东省专业人才匮乏这一短板也就随之显露。因此,如果想要保持广东省陶瓷产业的持续发展,建立属于自己的陶瓷教育学府一事迫在眉睫。 除了缺少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外,广东省陶瓷企业对于能够把握市场运作的营销、经营类人才也是有所匮乏的。那些能够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和市场运作规则的人才并不多,很多企业存在浪费人才的现象,由于不能够正确的任用人才,使得企业即便在人力资源上存在很大的开销,也不能很好地发掘员工的才能,从而造成了“人才难得,得而不用”的尴尬局面。同时目前很多陶瓷企业的制度并不完善,公司福利、休假都得不到保障,工作强度过高,大部分企业不会提供公费学习培训的机会,导致很多管理方式都与时代发展脱轨。大部分企业都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在这样缺乏活力和新鲜感的工作氛围中工作,很容易让员工感到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慢慢失去工作动力,这也是人才流失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绿色贸易壁垒制约 陶瓷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陶瓷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中以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地面污染为主,最为严重的是因排放尾气所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所造成的的大气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陶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寻求如何降低污染,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目前广东省陶瓷企业所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点。 目前发达国家对于进口的陶瓷产品比较关注的两方面分别是:陶瓷产品是否具有怪气味或特殊气味与放射性核素限量。我们所使用的日用陶瓷由于为了美观,在烧制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使用花纸或在釉料中添加色彩,因而造成了一般的日用陶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铅、镉溶出量。铅、镉溶出量是作为衡量陶瓷产品是否合格、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日常使用的餐盘、碗碟等与食物直接接触的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这将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各国也对该指标不断进行限制,欧盟从原先的铅溶出量标准从原来的4.0mg/L降低至0.2mg/L,检测标准提高为原先的20倍;镉溶出量也从原先的0.3mg/L降低至0.02mg/L,检测标准提高为原先的15倍! 虽然国家对此已经制定了一些列的规章制度以及措施,但是目前的国标排放量放限值依旧过于宽松,并不符合当前国际上环保形势的要求,落后于部分国家的标准水平。 目前陶瓷产品的出口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约束,现在是讲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绿色环保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在出口贸易中,发达国家为维护本国的企业与产品,往往都会使用绿色贸易壁垒的手段来控制外来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产品的研发、开发、制造生产、包装、运输、使用甚至循环利用等全流程都需要符合环保的要求,而陶瓷产品作为具有在生产过程中会污染环境的一类产品更是深受其影响。 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对广东省陶瓷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广东省的陶瓷企业也应该提升环保意识,优化陶瓷产品在生产过程,解决所排放废气、废料、费渣的处理问题,从而避免因绿色贸易壁垒而造成损失,并且保持可持续发展。 (五)产品附加价值低,深受反倾销制裁 国内陶瓷行业存在的通病就是陶瓷生产量大,出口量大,但是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产品出口的售价较低。广东省虽国内最大的陶瓷产品产区,但是所生产出的陶瓷大多都是中低档产品,这些陶瓷产品的附加价值很低,因此在销售时价格通常也在平均水平以下,企业只能通过“大批量,低价格”来赚取毛利,创汇能力极低。同时,许多陶瓷企业打开市场的方式已经偏离陶瓷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正确途径,企业间为了提高竞争力,争夺市场,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所以只能通过低价的形式销售产品,这也使得陶瓷行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陶瓷企业一味以低价来获取订单,用微薄的利润支撑企业运作的做法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同时这种做法也直接导致进口国为保护本国制造业和产品,从而对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对广东省陶瓷生产出口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如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美国、欧盟等国及组织都对我国的陶瓷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要求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而这些频发的反倾销案件也使广东省陶瓷产业的发展速度再度滞缓下来。 面对反倾销,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升陶瓷产品其本身的品质,创造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从而可以提高产品价格,以较高的价格销往海外,这样便可以避免产品遭到反倾销,提升企业的利润。而如何提高陶瓷产品的附加价值,是广东省陶瓷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六)小型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广东省的陶瓷企业构成中,多数是通过自行发展的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最主要的特征是缺少资金购进先进生产制造设备与引进尖端技术,从而致使广东省卫浴市场整体生产条件较为平庸。 由于这些中小型企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总体上不高,大多数工作均需要人工来完成来完成,从而导致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且效率低,同时不良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对于工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而国外的陶瓷市场,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地区,陶瓷产品的生产基本上普及自动化,同时作业环境内也有专门的卫生环保评测体系,所以其产品生产效率高且质量过硬。 因此对于陶瓷企业来说,提高生产技术迫在眉睫,如果陶瓷生产还不能使用现代化的生产自造设备、生产制造车间环境得不到改善,则将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标准化,甚至员工可能会出现难以聘请到员工的现象。 (七)陶瓷产品西方化 陶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出中华历史的更替与文化习俗的堆积。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千百年来人们使用陶瓷,热爱陶瓷,无论是史书资料还是历史文物都能看见它的身影。然而作为由中华文化精华所浓缩而成的陶瓷,在近些年受到了西方文化以及审美的冲击。 国外的陶瓷产品正以“时尚”、“高端”等标签占据了国内的部分市场,而我们的传统陶瓷产品却不能依靠其特有的文化属性更深的打入国际市场。很多广东陶瓷企业为了能将产品出售,抛弃了本国文化这一层面,着力于生产国外市场上常见的“欧式风格”或“西式风格”的产品,这种做法在短期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不单会对企业造成损失,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伤害。如果所有企业都只考虑到了近期的利益,集中生产国外风格的陶瓷产品的话,在短时间内这些大同小异的产品将会充斥市场,从而失去了竞争力。 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有很多,它们都具备区别于其它品牌产品的特色,比如意大利的德拉康卡公司,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依靠高技术、科技含量的生产制造设备进行生产,其依靠自身产品非凡的创新能力、极高的科技含量、优质的服务以及绝佳的产品设计一跃成为行业的领军级企业;再比如诞生于艺术之都的艾迪迈斯,该企业主攻瓷砖方面,将本国特有的艺术气息全部注入于产品之中,其生产的瓷砖极富时尚感和创造力。 还有日本知名的卫浴陶瓷企业INAX伊奈,其在日本瓷砖行业中市场销售份额排名第一,洁具市场销售份额排名第二,能够将二者同事做到如此极致,这样的企业在业界是非常罕见的。单说其名为“赛芮梵”的陶瓷台盆、洗手池,却也是简约却不简单,产品本身简约大气,时尚的设计乍一看好像和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并无太大区别,但是该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中采用了柔和的曲线,有弧度的边缘柔和温润,就像是日本刀的刀刃和鸟居顶部的横梁一样。这种设计简单的曲线是企业匠心独具之所在,不但适合消费者进行使用,同时还体现了该企业具备日本精神中宁静、安然的特点以及独有的匠人精神。除此之外,伊奈的瓷砖产品在文化特色方面也有体现,其瓷砖大都为日式瓷砖,外观也都取材于日本的传统图案和色调,结合了现代技术、传统图案和日本文化的瓷砖产品为使用者创造除了一片及使用性与时尚化为一体的空间。 陶瓷产品所附加的文化对于本产业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果能使附加的文化在国外市场的消费人群中传播开来,将会大大加快陶瓷行业的发展速度。“欧式风格”、“西式风格”的陶瓷产品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多是“高贵”、“大气”等印象,西班牙等国在对于陶瓷产品的文化输出这方面做得非常值得广东陶瓷企业学习。陶瓷产品如何去“西方化”,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陶瓷文化也是目前广东陶瓷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对策 (一)培养与增强企业主体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要素,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手段。广东省陶瓷产业在国内已经颇具规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产品还是没能抛去“模仿”这一现象,进行自我研发生产。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深化自主创新意识是目前广东省陶瓷企业最应该落实的工作和责任。而要想解决广东省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企业组建属于自己的研发设计团队,同时多了解、学习国际上其他企业的先进知识技术,再将其学习、吸收、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进行改良,从而形成一套既能自主研发,又能学习他人优秀技术并转变为自身技术的研发团队。这种既能“学”又能“研”的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才能真正达到透彻地吸收外来技术,并转为自身实力的目的。 其次实行产品差异化的战略,企业在设计产品之初应该认真对产品进行定位,从传统的“设计产品”的观念,转变为为“解决问题”而设计产品,这样才能更加贴近消费群体,从而与市场中的产品拉开差距。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会使消费者对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抱有好感,而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其替代品在性能上是很难与之竞争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产品,使用各类先进技术,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产品,使用差异化的手段,靠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特色技术、特色服务赢得竞争。 (二)加快培养和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动力源泉,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同时人才也是技术的载体。广东省陶瓷企业若要保持发展,则需要不断从外界引进先进技术并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企业运作会涉及多种领域,这也要求企业需要招募各类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熟练地工人、优秀的销售者、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等都是企业在运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次也要充分利用广东省的教育机构等资源,企业与院校合作,对在该领域学习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实操性的培训,培养属于广东省的陶瓷精英人才。 在引进、培养并拥有大批人才之后,企业也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关心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组织员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注重员工的人生价值需求。建立以技术上岗,以业绩领薪的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合适的“劳动—报酬”制度。广收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一套人才与企业共发展,企业与人才同获利的良好发展运作机制,将会是广东省陶瓷行业人才辈出,陶瓷企业发展迅速。 (三)注重环境保护,开展清洁生产 现如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注重绿色环保,陶瓷企业在这方面如果做的不好的话势必会出现两种不良现象:首先是污染本国的环境,甚至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影响,使产业无法继续发展;其次是外国对出口商使用绿色贸易壁垒,导致经济损失。二者都是广东省陶瓷企业不想看到的情况,因此,这也就要求广东省陶瓷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实现“绿色、清洁生产”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积极实行“节能减排”工作。节约物资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和对环境有害物的排放,以达到“控”的目的。目前陶瓷产业的资源利用率普遍低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目前处于一种“投入大,收益低,废弃物多”的尴尬局面。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广东省陶瓷企业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通过精炼工业废渣,从而变成陶瓷产品原料,充分利用废弃的尾矿,拒绝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既能节约企业的资金,又能减少污染废弃物的排放,一举多得。 推行“绿色陶瓷”的概念。将陶瓷从出生到循环在利用、废弃的过程都注入“绿色环保”这一思想。加强科技开发力度,从陶瓷的制造过程就减少污染,烧制陶瓷可以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原始的高污染能源,陶瓷产品的釉面、喷绘等使用无害的材料,包装也尽量减少对环境有害材质的使用。由于陶瓷产品的生产制造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废气、废料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广东省陶瓷企业应该在废弃物处理方面多加投入,尽力使排放出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低,已起到“治”的效果,施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 这样通过“治”和“控”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绿色贸易、绿色发展的目标,既降低了国外对广东省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本文